近年来,霍山县持续挖掘和培育群众身边的乡村“名嘴”,以锣鼓说唱、花鼓子、小品、三句半、快板、大鼓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化表演形式,用老百姓听得懂且爱听的大白话,向广大群众讲理论、讲党史、讲模范、讲家风等,以传播党的“好声音”,引领文明新风尚。
近年来,为传播好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好文明新风,霍山县通过“乡村名嘴说”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该县通过每年举办“乡村名嘴说”选拔赛,对群众身边颇有名气的“乡村名嘴”进行培养,一批有才艺、会表演、热爱公益活动的说唱达人脱颖而出,成为引导群众、教育群众的“百花园”。如西山大鼓书传承人郭庆安、长期在基层开展民俗演艺的王玉生、霍山县西路庐剧传承人肖本俊、革命烈士查茂德的后人查瑞等纷纷成为群众身边的“宣讲明星”,目前,该县已培育市级“金牌乡村名嘴”3人,市级“乡村名嘴”9人,县级“乡村名嘴”50人。该县还积极鼓励“乡村名嘴”中的优秀人员从“名嘴”变“名师”,发挥“传帮带”作用,不断扩大“名嘴”队伍。如诸佛庵镇文化文艺热心群众孙克霞作为“乡村名嘴”武中发的助演,先后参加2021年、2022年市县“乡村名嘴”选拔赛和节目巡演活动,在武中发的指导下,不断积累表演经验,加上自身努力,终于在2023年获评六安市第三届“乡村名嘴”和霍山县“乡村名嘴”。同时,积极培育“领头羊”,组建“名嘴团”,召集和组织其他“名嘴”创作节目、开展活动。2022年获评六安市“金牌乡村名嘴”的民间社会组织百花艺术团团长金兴龙,带领“乡村名嘴”董踞、王玉生、朱荣俐、广善清、肖本俊、张福银、廊旭东等,先后组建16人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和40人的“文明新风进乡村”演出团开展“二十大精神进基层”“文明新风进乡村”巡讲巡演活动30多场,深受群众欢迎。
优秀的宣讲作品是“乡村名嘴说”的生命线。近年来,霍山县坚持将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乡村名嘴说”的首要任务,精心打磨有温度、有深度、充满“泥土味”的文艺宣讲作品,四弦书《一封家书传万代,不忘初心显忠魂》、大鼓书《二十大精神催人奋进》、表演唱《老两口把心谈》、锣鼓说唱《唱唱邵老邵必贵》、音乐快板《喜庆党的二十大》、山东快书《抗洪模范姚思军》、小品《婚礼问题》等一批特色宣讲精品先后出炉,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和思想的魅力。群众需要什么,“乡村名嘴”就送什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乡村名嘴”郭庆安以鼓为剑,先后于2020年初和2022年4月两次创作表演疫情防控“大鼓书”,并自行录制短视频,在城乡居民间广泛流传,为群众送上防疫知识。结合农村移风易俗需要,由“乡村名嘴”肖本俊、廊旭东表演小品《婚礼问题》在霍山县第三届“乡村名嘴”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从8月底选拔赛的首场演出到10月底,已先后巡演12场,精湛的演技、风趣的表演,让文明新风在阵阵欢笑声中浸入群众心田。在推进“乡村名嘴说”活动中,霍山县积极鼓励各地围绕传统民俗类表演形式进行创作,让四弦书、西山大鼓书、锣鼓说唱、花鼓子等非遗文化“活起来”。“六安市乡村名嘴”武中发创作表演的四弦书《二十大报告闪金光》走进校园,带领一群小“传承人”多次登台表演。2023年,武中发等又精心创作排演了花鼓子《诸事如意顺民心》,以传统戏曲的方式传递文明新风尚。
霍山县将“乡村名嘴说”活动列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和年度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计划,纳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考评和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推动“乡村名嘴说”活动深入开展、热度不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开展“乡村名嘴说”巡讲巡演活动,扩大“名嘴”效应。2022年10月-11月,组织“乡村名嘴”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宣讲”巡讲巡演活动15场,以“宣讲+文艺”的形式,将党的声音送到田间地头、公园小区、乡村新时代文化实践所站。2023年组织录制“乡村名嘴说”优秀作品,进行线上展播。同时,将“乡村名嘴说”活动融入县、乡、村各类宣讲、文艺汇演等活动,在全县春节文化周、乡村春晚、“榜样的力量”好人志愿服务典型发布、全县图书巡展、农民丰收节、“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文艺演出进景区等各类主题活动中都有“乡村名嘴”的精彩亮相,开展“乡村名嘴说”宣传宣讲活动100多场次,宣传教育群众1.2万人次,“名嘴”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攀升。(李晓旭)